秉承“崗崗出人才 有為才有位”的人才理念,陜鋼集團漢鋼公司煉鐵事業部為三個“改變”入手,助推煉鐵事業部“人盡其才 崗盡其責”。
新工入廠拿出新“套餐”
自今年公司啟動大學生招聘工作以來,該事業部陸續分配到部分大學生,針對緊缺的“新一代專業人才”,煉鐵事業部通過組織策劃,改變了以往廠級教育僅僅只是簡單單一的“安全”教育形式,專門為新工量身定做了廠級教育培訓新“套餐”,規范了以“廠情教育、通用制度熟知——企業文化教育——工藝流程培訓——設備基礎知識培訓——安環教育培訓”為基本流程的廠級教育模式,確保進廠新工能盡快掌握工作環境和基本知識。
同時,對完成廠級教育的新工,事業部通過交談溝通和個人檔案卡解讀,認真分析其所學專業和擅長領域,有的放矢的將其分配至合適的工作崗位,并為他們和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簽訂師徒協議,以助其盡快化知識為技能,在生產經營工作中發揮出自身作用。
提高新競聘班組長的“可靠性”
面對以前部分員工成功競聘工班長崗位以后,因管理經驗不足、實際動手能力不強或個人其他原因導致班組工作遲滯不前的現象,煉鐵事業部積極推進崗位競聘工作改革,改變了以往崗位競聘只看競聘考試成績的“誤區”。一方面是在開展崗位競聘工作時,多和其班組員工以及基層相關干部進行溝通交流,確保對競聘人有全面和充分的了解和嚴格篩選后,再進行競聘;另一方面是將原本競聘過程中的筆試成績占比由60%縮減至40%,而將面試成績占比由40%增加至60%,進一步確保新競聘的工班長具備一定的實戰能力和管理水平,可以盡快融入新崗位、新角色。
改變 “遍地撒網” 的培訓模式,緊跟需求自主培訓。
隨著生產工作愈發緊張,生產經營任務和實際生產基礎設備設施問題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劇,要確保不斷追趕超越、實現穩定高產的目標,員工的專業技術水平、操作管理意識跟不上生產形勢變化是目前橫亙在事業部面前一大難題,面對此種情況,事業部根據生產需求,靈活利用班前(后)會以及其他班組活動等時間組織高爐護爐、燒結工藝強化、安全風險辨識等各種針對性自主培訓,進一步提高廣大干部員工應對新形勢的能力,為完成全年追趕超越任務奠定基礎。(煉鐵事業部機關黨支部 趙亞夫 周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