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以來,軋鋼廠結合“四不傷害月”活動契機,圍繞穩、優、精的思路,針對現場各類作業活動,重點糾察違章和隱患治理,讓安全、平安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為提質增效再賦能。
緊扣教育“思想弦” 筑牢意識“防火墻”
“安全第一,不是掛在嘴邊的口頭支票,大家仔細學、認真看,管理方面多下及時雨,教育少放馬后炮……”走進該廠軋機裝配作業區,一場別出心裁的宣講會正創新開展,情景劇場演繹、疼痛等級體驗、事故傷害模擬……在該作業區負責人的引導下,職工們圍坐一起,各類接地氣教育方式如同春雨潤物,悄然沁入人心。
一直以來,該廠將教育引導作為安全生產的“先手棋”,精心烹制出系列提升思想的豐盛“大餐”。搭建安全情景小劇場,通過職工自編自演貼近實際的情景劇,用最接地氣的方式進行“現身說法”,并將“嚇一跳”融入其中,用身邊實事感染大家,引發職工思想共鳴。結合公司VR體驗、應急救援等綜合平臺,多輪次組織職工實地感受和操作,通過親身接觸、視覺沖擊、心靈震撼,在有聲有色的教育中提升敬畏生命的高度,推動“安全在我”意識更為牢固。
此外,該廠重新匯編近年來本單位各類事故案例,在其中精準分析原因,直白插入事故圖片,通過層層督導學習,讓職工理解“事故在馬虎大意中產生”這句話的含義,促進全員安全意識達到新高度。
織密隱患“監督網” 撐起安全“保護傘”
手持檢查表,目光如炬,不放過任何一處設備、任何一個環節。在軋鋼廠生產現場,專兼職安全員與關鍵崗位人員化身為現場“偵察兵”,每一處細節隱患,在他們眼中都能精準定位。
“機加吊運軋輥的5噸吊帶磨損過度,需立即更換;裝配區域定置架鋼筋脫焊,馬上補焊加固……”發現問題的那一刻,他們迅速記錄,第一時間下達整改“軍令狀”,確保隱患無處遁形。
該廠著力強化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通過進一步深化一級冶金標準化創建,重點鎖定生產流程中的薄弱環節、關鍵區域和核心崗位,將專項檢查、關鍵崗位人員巡查相結合,針對重點環節、薄弱點“人、機、物、環、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改落實,構建起全天候的安全管理模式。
同時,以“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建設為載體,引導青年職工發揮好“零點行動”監控探頭作用,通過增加現場設備巡檢頻次,切實做到隱患排查出實招,專項治理有的放矢,形成安全生產中的第二道防線,確保每日隱患徹底歸零,為安全生產撐起一頂密不透風的“保護傘”。
校準行為“規范秤” 高懸違章“警示劍”
軋鋼廠始終秉持“上安全崗、干標準活、做放心人”的思路,加大對職工安全行為的管控力度,對違章行為秉持零容忍態度。定期組織對所有作業活動進行深度梳理,重新識別新增和遺漏的風險點,不斷優化完善標準化作業程序,實現作業流程和崗位職責的無縫對接,確保管理更為高效。針對非常規作業和節假日,從嚴升級管控,嚴格執行各類作業活動前安全交底及危險作業“ 三必須、五到位”要求,強化作業過程中安全監護和巡查督導,做到發現問題現場及時督促整改,以高壓管控手段,達到監管無死角,全力保障職工在崗期間的人身安全。
另一方面,該廠從嚴考核和加大處罰力度,以連帶責任、“五談五過關”高懸違章“警示劍”,讓違章者既失“票子”又丟“面子”,并在其中引入親情助安全等活動,促使違章者深刻反思,在思想上促成由被動“要我安全”向主動“我要安全”的根本轉變。(軋鋼廠 張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