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在輪轉,彈指間,又是一年綠蔭正濃。山河無言,日月無聲,但只是一眼,心就會在美的境界中淪陷。好像世界上從來沒有一朵花,會對自然索取無度,它們該開的時候會濃烈綻開,該謝的時候,會毫不猶豫謝卻風情,化為泥土。也好像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會需索果腹之外的東西,自然萬物,都在以一種坦然的心境,面對所有,只有人類,總有著不能滿足的欲求,不知道知足的珍貴。
“人”這個字,只有兩個筆畫,但是人卻是最復雜的一種生物,經受著悲歡離合,感受著酸甜苦辣。人,需要衣食住行,總對未知的還沒有發生的事焦慮不安,也喜歡追憶昨天,讓心中裝滿各種遺憾。很少有人,能安然的活在當下,活在此刻,并感恩所有。
人總是覺得,要有很多東西,才會有安全感,所以,必須要有房,有車,有存款,有錦衣華服,有海味山珍。但人很少思考過“無”,其實無病,無災,無憂,無患,本身就是一種幸運,只可惜,蕓蕓眾生,總是不珍惜自己的這份幸運,覺得自己是失意的人,總想要更多,因為人欲壑難填,所以擁有再多,都沒有幸福的感覺。
據說乾隆皇帝下江南,走到一處臨水的寺廟,問那老僧人:“你門前的河每天有多少船只來來往往?”老僧人笑而作答:“只有兩條船,一條叫名,一條叫利。”正可謂,熙熙攘攘,皆為利往,攘攘熙熙,皆在名利。古今中外,有多少人迷失在了名利場,總沒有知足的時候,有了一萬,想十萬,有了百萬,想千萬,因為心永遠不滿足,所以痛苦無窮,所付出的代價亦無窮。
人貴在知足,貴在有一分恬淡的心態,若能做到淡泊名利,若能做到對紅塵的物質只取所需,人便可以卸去重重的負累,回歸本心,和一朵花兒一樣,開有時,謝有時,開得燦爛,謝得灑脫。
人當明白,我們都是紅塵過客,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世界上沒有一物,可以為我們最終所有,亦沒有一物,會最終失去。我們來的時候,不帶任何東西來,離開的時候,也帶不走紅塵的一片云彩。所以,何故為了虛名,為了浮利,牽累身心,讓自己過得那么的身不由己?莫不如,春天賞花,夏天聽蟬鳴,秋天看紅楓,冬天捧落雪,和自然一起,跟隨季節的步伐,共每一個朝夕;莫不如,放下內心那些熾烈的欲望,回歸清簡,回歸自然,不再迷茫,不再彷徨,這樣,夏風的涼,深秋的嚴霜,都會變成美的靈動,淡淡烙印在心上。
古人言:人貴無欲,無欲則剛。我們做不到無欲,但可以做到知足,知足便能常樂,便能富有。這種精神上富有,非物質富有可以比擬,這種狀態下的我們,不驚不憂,不怖不畏,心少掛礙,如云朵般,收放自由。(煉鋼廠 何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