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名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掉了精神命脈。從盤古開天地至今,中華大地走過了五千年的歷史文明長河,傳統文化、技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日新月異。歲月變遷,如今的航天強國依然讓中國人民感到自豪,我們不能忘記傳統,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和靈魂。
“歲月失語,唯史能鑒。”傳統文化的挖掘需要我們獨具慧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以此作為我們發展的動力和不竭源泉,不斷發散思維,開拓創新,于變局中開新局。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遠揚國外,它為現代文明的發展指引了方向,也讓中國文明影響了全世界。一時間,唐人街文化、漢語學習、孔子學院的設立,將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展現的淋漓盡致。萬里長城的恢弘氣勢,秦始皇兵馬俑的驚世駭俗,敦煌莫高窟的藝術盛宴,向世人闡述了我國傳統人文歷史的精彩絕倫,守護好我們的歷史偉業,才能開創出更美的“佳作”,展現出傳統文化的魅力,促使中國文化傳承的更加久遠。
要想讓傳統文化煥發活力我們必須要不停地去探索,中華上下五千年,祖先的文明智慧讓我們為之驚嘆,無論是詞、曲、歌、賦,還是音樂、舞蹈、雕塑、美術等,都有較高的藝術技巧,處處展現出形式美。中華文化之美源遠流長,更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展現。
在我們陜西,在這三秦大地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藝術之美,就拿最常見的“三秦之音”來說,陜北的信天游曲調開闊奔放,感情熾熱深沉;關中的秦腔曲調高亢,粗狂且樸實,結構緊湊多展現歷史故事,吼起來讓人渾身得勁;陜南民歌旋律優美動聽,情感表現細膩柔和,結構舒展流暢。老祖先的成果承載著陜西文化走向千家萬戶,我們更要將這些文化不斷地發揚光大,讓后代喜歡上三秦之音,增強人民的文化獲得感,讓文化惠及到各個角落,響徹三秦大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打造本土市場文化,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文化名片,將民族文化與旅游資源相結合,創新驅動出屬于自己的文化特色。比如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很好的利用古城歷史來吸引外來游客,打造網紅城市。西安古城歷史文化悠久,經歷了十三朝古都的洗禮,沉淀了幾千年的歷史積淀。回民街、鐘鼓樓、大雁塔等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文旅購物街區,在延續歷史文化的同時拉動了GDP的增長。這些傳統產業碰撞出新興業態,吸引了更多的眼球,也讓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生活中大放異彩。
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力量之源,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根本,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有一部分人會選擇追尋一片屬于自己的寧靜,青燈古佛,遠離喧囂,享受這優秀的傳統文化帶來的歡樂,將這塊傳統的瑰寶代代傳承,勾勒出嶄新的一個文明盛世。(計量檢驗中心 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