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煉鋼廠生產現場,總能看見一個忙碌的身影,在各個角落來回穿梭,指揮協調生產、解決生產問題。他就是乙班調度主任岳云,生產現場3600多個日夜的堅守,造就了他許多可采擷的閃光點,他用實力、魅力、魄力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運籌帷幄 舉步生風
自2011與鋼鐵結緣,從鋼水調度、鐵水調度再到調度主任,他一路穩(wěn)扎穩(wěn)打,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不僅在面對作業(yè)現場人員多、設備復雜和區(qū)域廣的情況下游刃有余,還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生產組織秘訣--“張開嘴、邁開腿”。他常說:“調度工作核心在協調,前提是信息要對稱,不明白、不確定一定要張開嘴問、要邁開腿去看”。在生產現場能看見的都是他的“殘影”,剛在爐前問完冶煉情況,下一秒又在流前查看澆鑄情況。除此之外,“協調”二字仿佛刻在他的骨子里,除了“橫向”協調鐵水、轉爐、連鑄各個車間之外,他還堅持做好“縱向”協調。在保證本班生產計劃的前提下,積極為下一班提供更好的冶煉條件,確保每班都能將生產計劃執(zhí)行好、落實好、監(jiān)督好、服務好。
2021年下半年,隨著混鐵爐停用,生產節(jié)奏加快,對煉鋼的生產組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岳云主動出擊,通過優(yōu)化內部生產組織模式尋求突破點。班中根據鐵水重罐數量靈活決定連鑄機的堵開流,兩座連鑄機實行錯時換包。同時,充分發(fā)揮鐵水溫度優(yōu)勢,加大正效益廢鋼配加量,鐵水溫度較前期提高約30℃,每斗增加廢鋼裝入量2 -3t,鐵水單耗降低11kg/t。
在他的帶領下,煉鋼廠全方位提高大班作業(yè)計劃完成率。他帶領的團隊在圓滿完成全年安全目標、多次被評為安全先進班的同時,各項生產指標也遙遙領先。在他的帶領下,乙大班全面鋼坯產量穩(wěn)居四大班榜首并開創(chuàng)了4921.6噸大班鋼坯產量的最高紀錄。
欲戴王冠 必承其重
甲班缺少一名鐵水調度,原本3個人的團隊少了一名主力該如何運轉?看到車間的困境,他主動提出將本班鐵水調度調至甲班,自己身兼兩職。“工作量太大了,你吃不消。”面對他的一再堅持,科長只好答應先試運行。
班中,他一邊與煉鐵、生產部做好聯系,隨時掌握鐵水情況,組織協調好轉爐的正常生產,保障鋼水的正常供應。一邊進行各類生產信息的收集、傳遞、匯報,協調解決當班生產組織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影響因素,積極有力的應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突發(fā)事件。看到班中大小事宜在他的協調下有條不紊地進行,就連每月績效指標也連續(xù)穩(wěn)居第一,科長也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
滴答滴答滴答……掛在墻上的鐘表指針不停轉動,時間已是凌晨1點半,上完中班的岳云檢查完當班調度日志、生產運行記錄、關鍵設備啟停記錄,做完鐵水成分、廢鋼加入量的統計后,長舒一口氣,拿起還是接班前接的水一飲而盡。下班兩小時后還在辦公室忙統計、匯總,這已經是他的工作常態(tài)。對待工作從不講條件、不推脫、不抱怨,如“老黃牛”般在自己的“莊稼地”里默默耕耘。
名編壯士籍 不得中顧私
說起工作,岳云無疑是一位好干部、好員工。可是提及家中妻兒,他卻是滿滿的愧疚。妻子預產期前,寫好請假條的他臨時接到精煉爐試生產的通知,雖不舍但也放棄了第一時間迎接兒子的機會。待精煉鋼試生產結束急匆匆的趕回家,妻子已經出了產房,兒子在襁褓中睡得很香。
從公司到家僅僅40公里,半小時的車程,他卻因為忙于工作幾個月都不曾回家。他見過第一爐82B鋼水緩緩出爐,卻沒能在妻兒最需要時陪伴左右;他見證了第一根280*280mm的鋼坯在輥道上魚貫而出,卻沒有見到兒子蹣跚學步邁出的第一步……因為一心撲在工作,他錯過了太多家庭重要時刻。當被問及是否又后悔,他笑著說:“雖然對妻兒很愧疚,但想到自己肩上的責任,一切又是非常值得的,只有大家好,才有小家的幸福。”
80后的他,數十年如一日扎根于漢鋼這片熱土,只因為他相信人生當如盛夏,熱烈而奔放,應當擇一事,忠一生。(煉鋼廠 岳云 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