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檢修中心深入踐行“四種經營理念”,帶領全員以“緊日子”過“好日子”,圍繞管理機制創新、成本優化與精益管理等三大維度精準施策,刀刃向內“挖”出增效密碼,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思想碰撞謀實招 促提升
設備檢修中心認真開展用“緊日子”過“好日子”大討論活動,并形成意見建議征集表。截至目前,大討論實現“關鍵少數”全覆蓋并向基層縱深推進;初步收集意見建議30余條,有效激發全員參與的內生動力。
“當前,我們亟須培育自主維修核心力量,通過構建專業維修團隊、實施外委業務回收、小改小革等舉措,實現從‘成本管控’向‘價值創造’的思維躍遷。”大討論現場,一個個創新“金點子”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企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靶向施策提質效 促降本
過“緊日子”須從管理入手。設備檢修中心將管理效能提升作為突破口,查缺補漏并優化管理流程。
構建“四級成本管控+全面預算管理”雙輪驅動體系,通過強化需求計劃月度定額、關鍵行動指標動態管控等機制。1-5月,備件材料費用同比降低1.97元/噸,實現降費241.68萬元;聚焦外委管理痛點,修訂完善《關于明確維保、外委修理、備件承包單位管理職責的通知》,堅持“誰用工誰負責”和“區域自治、屬地管理”的原則,實現外委費用系統化管控。同時,全面推進鐵前智能化改造、設備管理信息系統上線及報表開發等數字化轉型項目,全面提升生產運營智能化水平,培育新質生產力發展優勢。
精打細算巧節流 見真章
設備管理組強化修舊利廢管理力度,建立全流程可追溯的備件修復臺賬,推行“項目申報-報廢鑒定-修復方案-成本核算-質量驗收”的閉環管理機制,針對減速機、液壓缸等重點設備采取“拆解拼裝法”,對軸承、齒輪等精密部件實施“二次研磨工藝”,在輸配電系統中推行“模塊化替換方案”,設備綜合修復率同比提升;物資作業區在廢舊物資中“挖金”,5月份通過回收廢礦物油、廢舊氣瓶及配合處理燒結現場廢舊皮帶、活性炭袋等舉措,實現創效2.27萬元;軋鋼維修團隊通過用“金點子”促進高質量發展,利用廢舊氣缸和鏈條拔叉改造鋼坯翻轉裝置,完成爐前輥道系統升級,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提高了設備綜合效率。(設備檢修中心 曹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