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這風吹黃了綠葉吹紅了果實,吹走了酷暑吹來了清涼,秋意濃,這風吹散了陰霾吹來了興頭,吹濃了喜悅更吹響了“戰意”。秋,不僅是一個豐收的季節,秋也是一個播種的佳期。油菜迎著朝露扎進土壤,小麥種也在醞釀積蓄力量。秋天的景色很美,高高的山、藍藍的天、枯黃的葉、淡淡的煙,每位駐足觀賞秋景的行人在短暫放下疲憊后又加快了前行的步伐。
時光輪轉,歲月更迭,秋是自然規律在事物上的反映,秋也是勤勞的人們獲得短暫休憩的最好時光。炎炎夏日的燥熱褪去騷動,內心不知名多了一絲寧靜,腳下的步伐也不知不覺慢了半拍,時間在這會兒好像被暫時定格。“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無際無涯的思緒漫上心頭,或飄向遙遠的天際,或沉思在眼前的螻蟻。人生一路,一步有一步的風景,一程有一程的感悟,不論時光如何流轉,前向的步伐始終不會停下,秋只是人們借的落葉、倚的秋色整裝再出發的假期。
秋風掃落了黃葉、凋零了紅花,只留下形單影只的枯木接受寒冷的洗禮,秋仿佛是萬物凋零的初始,樹落的也仿佛不是枯葉而是悲涼。“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道出了秋的新意與生機。從綠到黃的轉變是能量的積累,經過汲取陽光、養份,水稻在秋天甜了自己的果實;從長在田間到收入糧倉是農民辛勤勞作的成果,此刻的汗水全部都化成樸實的笑容,油菜、小麥等越冬作物更是在此刻加倍豐富自我。四季更迭是自然生生不息的法則,秋也不是萬物凋零的終點,眼前的困境并不全是失落和擔憂。哲學上講危與機的相互轉化,機會中暗藏危機,危機中蘊含著無限生機,這不正是秋的“生意”嗎?經濟規律也告訴我們繁榮、衰退、蕭條、復蘇是無限輪回,沒有起點更沒有終點,有的只是永遠向前。
秋日中,松鼠會加倍儲存松果,小鹿會加倍進食青草,因為他們知道秋后即是冬日,凜冬最終會降臨。但那又怎樣?秋天到了,冬天不會很遠,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秋天是自然給動物們越冬的過渡期,秋天除了愜意還有勤奮與忙碌。我們也一樣,秋天應該是儲存能量、積蓄力量的時節,真抓實干、苦練本領,蓄磅礴偉力待春日之際破繭而出,羽化成蝶。祝美麗陜鋼在這個秋日勤勞積淀,在寒冬中愈發堅強,在春日中一展華章。(煉鋼廠 柏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