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上中學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是魏巍先生的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近日整理書架時再一次翻開了這篇著作,打開了塵封十幾年的記憶,頗有感觸。文中說到“你說的就是那些“兵”嗎?他們看來是很平凡、很簡單的哩,既看不出他們有什么高深的知識,又看不出他們有什么豐富的感情”。是的,恰恰就是這群普通且平凡的人通過奮斗鑄就了不凡的人生,彰顯出他們的可愛。
早已走過了懵懂的學生時代工作至今已然十年時光,時常看到火紅的鐵水從鐵鉤奔涌而出、炎炎夏日汗水蒸發成鹽漬的藍色背影、滿臉泥垢的純真笑臉、以及那冬日迎著刺骨寒風堅守崗位的種種身影,當我們在環境舒適的場地工作和學習,或是和家人盡情享受生活的時候,仍有在這和平年代“流血”流汗的鋼鐵工人,他們辛苦勞作,為煉鐵事業奉獻青春,難道他們不是當代最可愛的人嗎?
重溫《誰是最可愛的人》,我們要以這群可愛的人為榜樣,在另一個鋼鐵戰場上“浴血奮戰”,作為一名煉鐵環保人,面對超低排放巨大壓力,轉作風,抓落實,說干就干,干就干好,是我們應有的工作態度,我想把工作當成事業干,為之付出努力與汗水,才能不負韶華,綻放出青春華彩。
我們要以實干精神在一線崗位上艱苦奮斗。《誰是最可愛的人》文中所描述三大故事均為抗戰一線中的感人事跡,他們不畏艱險,勇于犧牲,在一線戰場上打出了新中國的軍威,取得輝煌戰績。作為一名基層環保班組長,深知基層班組管理時刻考驗著一個人的綜合能力,人員、設備、工藝、安全、成本等工作錯綜復雜,唯有甘當“螺絲釘”的實干精神,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地做好每一項工作,加之發揚艱苦奮斗老黃牛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更要上,各項工作齊頭并進,才能把平凡的環保工作做出不凡成績。
我們要有以舍小為大的情懷,敢于做工作中的逆行者。《誰是最可愛的人》文中這些普通戰士誰人沒有自己的“小家”,為這革命“大家”聚為一伙,是當時中華民族最可愛的逆行者,對于環保人員來說,讓頭頂的天更藍、水更綠是我們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標,一切工作緊密圍繞除塵器超低排放進行開展,不因難度大、耗時長、日夜顛倒等困難而輕易放棄,更要敢于做工作中的逆行者,時刻守衛環保紅線。
我們要有將工作當事業的奮斗之心,譜寫璀璨人生。《誰是最可愛的人》文中說到:一塊‘朝鮮解放紀念章’,我們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們的祖國去。”這段話讓我久久不能釋懷,戰士們什么都不要,只愿勝利后身披榮耀回到祖國,無怨無悔。失敗者把工作當職業,成功者把工作當事業。十載風雨兼程,足夠讓一個人褪去稚氣,也足夠讓一個人肩負起重任。不忘當初懷揣夢想的奔赴,漢鋼公司給了我夢想的棲息地!既然選擇,我們就應像戰士一樣將鋼鐵冶煉作為可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在鐵水奔流的火光中照亮自己的璀璨人生。(煉鐵廠 鄧鐵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