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仔細閱讀了毛主席寫的《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全文共九個章節,詳細闡述了在“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指導方針下,八路軍和新四軍在一九三七年只有四萬余人,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時發展成為一百多萬人的大軍,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結合到自己采購工作,業務過程中有學習和借鑒之處。
建立根據地,打好堅實基礎
建立和發展根據地是游擊戰爭的戰略重點,如果沒有堅實穩定的根據地,自身生存都難以保證,更不要談殲滅敵人。同理,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要繼續注重細節,夯實基本功,切實掌握專業知識技能和靈活多變的談判能力;在談價過程中爭分毫,從合同數字中見效益,堅決把好質量關和價格關。用心,走心,通過精細化工作,把自己當個生意人,把工作當成自己事業,在制度要求和領導指引下,實實在在為漢鋼公司降本增效。
主動出擊,有的放矢
巧妙用兵是游擊戰戰術之一,文章中對游擊戰的主動靈活性做了精辟闡述:一切戰爭的敵我雙方,都是在戰場、戰地、戰區以至整個戰爭中爭奪主動權,主動尋找殲敵機會,尋求最終的勝利。
作為采購口的一員,我們也要積極學習這種主動進取的精神,采購口是一個連接漢鋼公司各需求單位,和社會各供應商的紐帶、服務窗口。日常業務過程中,我們要多走出辦公室,勤跑現場,了解實際需求。繼續發揚“張騫”敢于擔當,主動出擊,迎難而上的優良作風,把“執行力就是戰斗力”的要求,“馬上辦,辦就辦好”的口號切實落到實處。
靈活多變,和正規戰爭相配合
在戰略上,游擊戰術和正規戰爭是相配合的問題。只有將游擊戰和正規戰役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戰略防御和奪取勝利的目的。聯系自身的實際工作,軋鋼備件采購也可參考這種思路,在其它鋼廠對標過程中,看到噸鋼承包已成為一種行業趨勢,對于型號相對單一,頻繁發生,年采購金額較大的備件非常適用。和零星采購相比有質量穩定,價格較低,回貨周期短,完全保證生產順行的優點,目前此類承包備件已占軋鋼備件采購金額的一半以上。余下多而雜亂的零散計劃,我會按照公司制度和流程,要么進行詢比價確定中標單位,要么進行公開(商務)談判簽訂合同。勤溝通多聯系,機動靈活,有條不紊全方位保供軋鋼生產,管供管用管消耗,為年產400萬噸鋼目標履行自己職責。(供銷部 許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