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漢鋼公司燒結廠內“藍天白云”主題的三座煙囪,成為許多干部、職工上下班時最喜愛的拍照打卡背景。
這是漢鋼公司燒結廠綠色發展征途上具有代表性的一張低碳“名片”,無論是白天的陽光照耀抑或是夜晚燈光的映襯,都讓三座極具感染力和故事性的建筑,展現出別樣的鋼鐵之美。很多燒結廠的干部職工和周邊村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如今的漢鋼更綠、更美、更環保了。
在堅持綠色發展過程中,漢鋼公司燒結廠全面實現超低排放改造,打造靚麗環保的綠色鋼廠,積極制定構建美麗燒結,綠色燒結的大方向、細措施,在企業綠色低碳發展上貢獻燒結力量。
數字賦能
近年來,漢鋼公司燒結廠積極抓住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契機,確立了將數字化轉型與推動智能環保緊密嵌合的綠色發展新思路。
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原則,將本單位技術人員外派對標學習,掌握先進的智能環保操作和工藝技術,全方位實現智能環保新燒結。同時,主動作為大膽創新,在智能環保技術操作應用中引入數字操作模型,以數字智能推動綠色環保管理水平提升。
燒結煙氣綜合治理項目投運以來,鐵前環保智慧集控中心在兩臺265㎡燒結生產線上發揮了積極作用,與燒結生產控制中心融為一體,形成了更加全面、更加智能的綠色環保控制中心,為構建綠色環保漢鋼提供了強力支撐。
煙氣綜合治理智慧集控中心實現“主機虛擬化”,將先進的數字化技術運用到鐵前工序,實現了環保設備與生產過程的界面融合,以及操作員權限區分和旅游介紹畫面的相互推送。集控中心還接入兩臺燒結機配套設施的視頻監控,實現了環保與生產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互聯互通。
“剛進廠那會兒經常要沖上燒結機靠人工布料,每天都是一身汗一身灰。現在是坐在主控室點鼠標,兩臺燒結機生產所有環節運行狀態全部顯示在屏幕上。如果環保數據異常,控制系統會預先報警精準提示,我們可以第一時間及時處理解決。”
燒結廠脫硫車間主任對此深有感觸:“燒結生產越來越智能、越來越干凈了。”
落成投用的智能中和料場一次料場和混勻料場,總投資達7400多萬元,實現了數字化操控。
這一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的環保項目投運后滿足了漢鋼公司燒結含鐵料的存儲和混勻要求,使中和料場無組織排放量每年減少80%以上。
硬件支撐
通過轉型升級方式,更新迭代裝備,優化生產組織,是漢鋼公司燒結廠抓好環境保護、實現綠色發展的關鍵路徑。
“這套洗輪機是我們料場的抑塵神器,前期那套設備淘汰了,現在的洗輪機是全自動化設備,同步實現了塵泥水的內部循環,為我們清潔生產立下的汗馬功勞。”燒結廠運行車間主任張優優指著正在工作的環保“大手筆”——洗輪機一臉驕傲地說道。
近年來,漢鋼公司燒結廠通過裝備的更新迭代,從源頭淘汰和改造一批污染源。先后實施環境除塵灰清潔生產項目、新建燒結環冷區域布袋除塵器、新增干霧抑塵設施項目等,這些環保技術改造均從源頭上解決無組織排放問題。
為當好漢鋼公司環保治理“守門員”角色,燒結廠提前布局開展了燒結煙氣綜合治理、265㎡燒結機機尾除塵等5項廢氣和除塵提標改造環保項目,在關鍵生產環節實施了蒸汽回收、煤氣管道改造等12個節能環保項目。通過裝備和工藝的更新改造,漢鋼公司燒結廠全年蒸汽回收發電量同比提升21.26%,噸礦成本下降5.2kgce/t。
如今的企業工業旅游線路上,以“藍色料場”“綠色配料”“紅色燒結”為標志的特色景點已成為來往游客們的打卡勝地。燒結廠經過長期籌劃,充分利用各生產環節特點,選擇與設備相映的顏色打造旅游線路上亮點景象,制定并推出了印象燒結工業旅游規劃,將綠色基因深植于鋼鐵生產之中。(燒結廠 陳曉蒙)